行业新闻

聚焦智慧民航|RFID射频识别技术让物联网拥有更大数字感知力

时间: 2024-07-22 16:10

随着消费需求的持续释放,民航市场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通过刚刚发布的《2023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人们读出了民航业蓬勃发展所释放的新内生动力——2023年,全行业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188.34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6.20亿人次、货邮运输量735.3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8.3%、146.1%和21%,行业运输生产呈现恢复稳健的良好局面。

在需求集中释放、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中国民航致力于打造“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智慧民航新出行体验。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构建全面物联的民航数字感知网络,在此过程中,射频识别(RFID)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

RFID技术在行李跟踪识别上的运用(资料图)

打造唯一的电子“身份证”

今年是民航由恢复发展转向增量提质的关键一年。目前,民航运输生产安全有序稳健恢复,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各项生产运行数据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2023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188.34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10308.98亿人公里、货邮周转量283.62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98.3%、163.4%、11.6%;完成旅客运输量61957.64万人次、货邮运输量735.3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46.1%、21.0%。全行业运输航空公司完成运输飞行小时1220.90万小时、运输起飞架次492.19万架次,同比分别增长94.5%、91.8%。全行业共有民航运输飞机4270架,比2022年底增加105架。我国运输航空公司共有驾驶员61480名,比2022年增加3626名;共有乘务员86520名,比2022年增加1827名。全行业共有持照机务人员77021名,比2022年增加8029名;持照签派员11753名,比2022年增加497名。

这一组组数字,不仅展现了民航业蓬勃发展的态势,也让人们看到了民航业体量之大、业务链条之长、从业人员之多。众所周知,民航是一个沉浸在大数据中的行业,伴随着航班起降,每天都会产生大量数据。而随着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有效采集信息、高效利用信息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

不少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智慧民航建设过程中,一些民航企业的信息系统存在数据各自为政的情况,信息漏采、晚采、重复采、无法采的情况时有发生,数据的整体利用效率仍有待提升。

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实现信息的大规模自动化采集是基础。目前,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等都在探索以技术手段提升数据采集和应用的质量。在这些技术中,RFID尤其受到关注。根据《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RFID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RFID标签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

RFID系统的硬件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射频标签、读写器、收发天线。RFID与互联网、通信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简单来说,在物联网的世界里,RFID技术能为每件物品提供唯一的电子“身份证”。因此,这项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物流、制造、公共信息服务等行业,在大幅提高管理与运作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

听上去颇为神奇,但其实每个人对RFID技术其实都不陌生,因为第二代身份证中就含有不可复制的RFID芯片。正因如此,旅客才可以在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时,将身份证作为“电子客票”使用。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网络通信、信息安全等技术的不断发展,RFID技术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在民航领域,RFID技术正大展身手。

让“不会说话的旅客”有迹可循

由于具有高速移动物体识别、多目标识别和非接触识别等特点,RFID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一项信息技术。在民航领域,RFID技术凭借在行李跟踪识别上的出色表现,而被大众所熟识。

行李经RFID识别后,可实现行李运输全流程的准确追踪(资料图)

2019年初,东航启用了国内首个民航RFID行李全程跟踪系统。旅客一边在登机口等候飞机,一边就能在东航的微信小程序上,看到自己的托运行李“发来”的准确定位消息——已完成安检、已来到机坪、正在被装上飞机……同年,刚刚投运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行李系统中全面采用了RFID技术,有效提升了机场和航空公司对行李运输信息的采集率和行李追踪的准确性,实现了行李信息的实时共享和精准定位,让旅客行李“有迹可循”。此后,国航、南航、深航等航空公司以及各大机场纷纷引入RFID相关技术设备,提升行李服务水平。

在追踪行李时,RFID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通过行李翻盘式分拣机完成行李分拣。与传统光学识别设备(ATR)相比,RFID技术不受条码位置、弯曲、背景光线、打印质量、条码表面覆盖杂物等条件影响。同时,行李条码自带内置芯片,芯片记录了行李牌号码、航班号、日期、目的地信息。行李经RFID识别后,其当前位置会被自动采集到数据库,从而实现行李运输全流程的准确追踪。数据显示,在实际行李分拣中,RFID技术识别率高达98%,行李错运率大幅下降。

RFID技术在民航领域的潜力不止于此。《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在“推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部分明确,积极探索基于RFID、生物识别、图像识别、探测雷达等多种数字感知技术在机场、空管等各场景的应用,实现各要素和资源状态的全获取,构建全面物联的民航数字感知网络。

除行李跟踪外,目前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正在探索RFID技术的“新玩法”。同样作为“不会说话的旅客”,一些航空货运产品也被贴上了RFID标签。

在航空货运的保障链条上,安检是重要一环。在传统作业模式下,航空货运安检多通过人工对可疑货物进行开包检查,安检信息依赖纸质记录保存传递,存在安检效率低、信息回溯困难等问题。而在给货物粘贴超高频RFID标签后,航空公司就能以RFID标签作为信息标识,对货物进行绑定,从而实现货物的精准追踪、准确分拣。对生物医药以及精密电子等运输条件较为严格的高附加值产品来说,RFID技术是更加高效、可靠的航空货运服务的重要支撑。

在活体动物运输等服务领域,RFID技术也值得关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宠物已经成为很多家庭必不可少的一分子,越来越多的旅客希望在节假日携带宠物一起旅行。面对这一新兴服务市场,各大航空公司和机场纷纷出台举措,做大宠物经济。作为一种特殊的托运货物,活体动物运输不仅涉及信息更多,对保障服务的要求也更高。有研究认为,随着宠物托运需求的不断增加,相关单位有必要通过技术手段,提升运输服务的效率和品质。在信息采集方面,RFID技术可以有效管理宠物的身份特征、疫苗情况和健康信息,为运输和防疫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该技术还能记录运输过程中的操作信息、环境信息等,在发生意外时,可以更好地明确相关权责。

精益管理 解决一线工作的难点问题

作为一项被广泛应用于身份证和票证管理、特种设备与危险品管理等领域的技术,RFID不仅能够帮助民航业赋能传统业务、开辟新的市场,也能够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众所周知,航空器涉及的零部件品种多、数量大、成本高。而随着航空公司规模的扩大,航材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加,航材管理的难度增大,复杂度增加。在管理方面,航空器维修企业可以通过RFID技术根据航材的名称、型号和机件号制作具有唯一性且与航材一一对应的RFID标签,从而实现航材的有效管理。

航空器维修保养不仅涉及的零部件多,机务人员使用的工具种类也很多。航空器维修企业可以打造出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化航空维修工具管理系统,如智能工具库房、智能工具箱、智能工具等,让机务工具管理工作更加便捷,规避不慎遗落情况,保证维修效率和维修安全。

此外,RFID技术也被一些航空公司应用在了档案管理方面。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国际航线是重要的业务组成部分。在执飞国际航班时,所有空勤人员所持有的护照均为因公护照,根据规定需要由公司统一办理、保存、发放和回收。因此,空勤人员的因公护照管理,一直是航班生产运行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这是因为不同国家所需要的护照不同,一名空勤人员往往会有多本因公护照。执行国际航班任务前,护照管理员会把次日出发的所有国际航班需要的护照准备好。每个国际航班的护照在出发前由指定人员统一核对领取,航班任务结束后统一归还。长期以来,护照发放与回收均由人工操作,在航班高峰或遇到大面积航班延误时,可能出现记录不全或清点错误的情况。同时,同名、近名、粘连等情况也会导致误装、多装、少装,影响航班生产运行。为减少此类失误,一些航空公司通过引入超高频RFID技术,结合航班数据,实现因公护照管理流程电子化,提高因公护照管理的严谨性和可追溯性。

在上述应用的背后,RFID技术更重要的作用是通过自动化的数据采集,从源头提升行业的数据质量,为管好、用好数据奠定基础。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技术创造价值是民航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推动行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只有充分释放技术对行业的驱动潜力,才能让民航业发展质量更高、活力更强。

来源:中国民航报 记者王艺超

免费样品
联系客服
邮箱